第116节(1 / 2)

官家(福宁殿) 初可 2285 字 1个月前

他将扇坠儿捏到手心,过了许久才缓过来,他抬头问:“可吃了饭?”

“尚未。”

赵琮赶紧指着小桌:“吃。”

“陛下喜——”赵世碂还要问。

赵琮打断:“快吃,再不吃便凉了。”

“那陛下喜欢吗?”赵世碂却不愿放弃。

赵琮沉默了片刻,轻轻地点了头。

赵世碂这才笑撑着矮榻起身,继续靠着赵琮而坐,背对他,埋头开始吃矮桌上的东西。他已四五个时辰未进食,此时的确饿极,只知苦吃,却也吃得好看。

赵琮靠在引枕上,看着他的背影,眼中漫上的,有复杂,还有不解,更有些许的迷茫。

与赵世碂一样,虽都是活了两辈子的人,他又何尝真正恋爱过?

他又何尝得知喜爱与喜爱其实也是不同的?再者,他一直当小十一是他的侄子,从未往其他地方想过。

他再低头看手心躺着的水滴,隐隐现出其中的“宝”字。

他虽不解,此刻却也的确高兴极了。

他再看一眼赵世碂认真吃饭的背影,到底还是露出一丝笑容。

第99章 可他不愿做赵琮保护下的无用之人。

那枚水滴形的扇坠儿, 赵琮没舍得用, 染陶虽的确给他打了个络子配,他却也将扇坠儿压到了枕下。

随着化雪与放晴, 朝中一切恢复如常。

赵琮的心境倒没有跟着恢复如常, 但诸多事情需要他来决策, 他也只能压下纷杂的情绪。

在开封府过完年的谢文睿将要去永兴军路的任上,临行前, 来宫中见他。

赵琮与他既是君臣, 也早已是好友。

谢文睿直接来福宁殿见他,得了通传, 他便走进殿中。

听到脚步声, 赵琮抬头看他, 笑道:“文睿来了?”

只这么一声,谢文睿便已察觉,他们陛下是真变了。

他虽说在开封府过年,却在永兴军路负责军务, 并非京官, 年后这些日子, 但凡朝参,他也甚少参与,与陛下见得少。只听人说,那位消失五年之久的小郎君回来了,陛下因此和悦了不少。如今上朝时,下头人上奏也不似从前那般爱抖。

今日一瞧, 当真是如此。他心中感慨,那位小郎君真是个厉害人啊。

此刻,面前的陛下,与其说是变了,不如说又隐隐有了几分从前的姿态。

他收起心思,行了个礼。

赵琮指着面前的圆凳:“快坐。”

谢文睿也不客气,当即坐下,并道:“陛下,明日臣便启程去永兴军路。”

“雪化了,路上好走。”

“正是。”

赵琮又笑:“只是朕今日叫你来,是有其他事。”

“陛下请讲。”

赵琮指指桌上他正看着的疆域图:“文睿,朕欲派你去登州。”

“陛下?”文睿不解地看他。

“这几年你在永兴军路督促马匹之事,成效显然,养了一两年的马再运到其他地方,甚至是南地,也无不适。你做得很好。”

谢文睿有些羞赧:“多谢陛下夸赞。”

“朕知道,这几年你也顶了不少的压力。”赵琮说罢,叹气,“其实何止是你,初时朕提出这个举措,诸多大臣反对。前年,朕令你将马往南方运去时,他们更不解,甚至连朕的老师也进宫来劝朕。中原之地,自古以来便占了些许地利,遇上太平年份,人们往往过于平和,也有些自得。”赵琮指了指图上的广西两路,“他们以为将马送到这两处是浪费,西南处自开国以来一直太平,此时看起来威胁是不如北边,可一旦打起来……”

谢文睿听了此话,脸色也一凛:“臣明白这个道理!”

“也幸好,你能顶住重压。年前你回来时,朕听你说了,手下有几人也很得用。此时,也该做些其他事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啊!”

谢文睿皱眉仔细看桌上的疆域图,想了会儿,抬头问道:“陛下欲派臣去登州,组建水军?”

赵琮笑:“不愧是文睿!”他又道,“只是不仅如此。”

谢文睿认真地看他。

赵琮手中把玩着一只小小的扇坠,眼睛倒也没看桌面,不知看向哪处,喃喃道:“登州临海,他们只看得到这点,常因登州无盐场而以为水军并无需要。大臣们更因辽、夏之地无水域,以为水军毫无用处。可是他们忘了,与登州隔海相望的,还有其他地方。”

谢文睿立即再看疆域图,隔海相望的,是女真,这是陛下亲笔写下的两个字。以及高丽国。

打仗这回事儿,你不去打别人,别人也会来打你。好斗是人类本能。

既然要打,自然是掌握主动权比较好,但如何掌握这个主动权,也很值得推敲。莽撞地一味地往前主动,那叫蠢。聪明的办法,是先引得别人打。

本来世间任何事情都能用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来概括:大鱼吃小鱼。

他想与他的国家一同当大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