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节(2 / 2)

官家(福宁殿) 初可 2232 字 1个月前

“易渔?!”赵琮惊诧。

“陛下,此渝非彼渔,但倒也无甚差别。”

“如何说。”

“陛下,这位女子,是易渔一母同胞的亲妹妹,俩人的姓名,同音不同字。”

赵琮本是闲闲听邵宜说话的,手上还拿着书,听到邵宜这般说,他的书也放下了,并抬头看邵宜,轻声道:“怎的哪处都有这个易渔。”

邵宜拱手:“陛下,臣也是没有想到。最初听到传闻,臣不过是怕有心人士对十一郎君起了坏心思,只不过派人去问问,哪料就查出来那宅子竟是易渔妹妹的。”

“吉利他不知?”

“那处宅子没人住,却的确有对老仆守着,臣派人乔装一番去套话,都是老实人。吉利也的确送礼上门,似乎并不知,怕是郎君也不知的。”邵宜说罢,再道,“陛下,这传闻竟似有人刻意传播。按臣的意思来看,怕是十一郎君压根没把此事放在心上。”

赵琮点头,小十一那样谨慎的人,若是放在心上,早就把那宅子查得清清楚楚了。赵琮再想到,当年易渔便与萧棠套关系,想要跟还是郡主的妹妹再搭上关系,进而被引荐给他。

这是赵宗宁不喜他,才未引荐,否则不等易渔考上状元,他便知道易渔此人了。赵琮从前其实并未把易渔当回事,那晚易渔家的宅子被烧,他一时觉得易渔有鬼,想要派人去好好调查易渔,却也忙忘了。

易渔还不值得他花费心思。

此时,他却换了想法。

赵琮沉声道:“你去好好查易渔此人。他身上蹊跷得很。”

“是。”邵宜点头应下。

赵世碂手下也有能人,但他的手下想要调查事情,总要避开皇帝与皇帝的人,行事上头总要有些隐秘与小心翼翼。

赵琮却毫无担忧,他就是皇帝,他想知道什么,总能调查清楚。

但易渔行事谨慎,除了自己的小厮是亲手杀的,其余从不亲自出手,就是派人也是绕了好多道圈。赵琮再明白易渔有蹊跷,也联想不到易渔兴许还与杜誉之事有关。

调查的方向不对,调查的时间有限,调查的结果也就一般,但好歹可用。

过了几天,邵宜再进宫来,禀道:“陛下,这几日臣倒是查出了些许的事。”他将易渔杀了自己贴身厮儿的事告诉赵琮。

赵琮皱眉:“一同长大的忠仆,他却忍心下手杀害,此人心毒得很。”

邵宜再道:“陛下,近日里京城都在传的郎君与那位女子之事,的确有易渔在其中推波助澜。京中最为出名的那几家茶楼、酒楼,他没少花银子。”

“元家茶楼呢?”赵琮记得那是赵世碂的产业。

“那家是京中最大的茶楼,却未传。”

赵琮放下心来,自己主人的事儿,他们怎么好传。这是这些日子赵世碂鲜少出宫,否则早已知晓此事。饶是赵琮也觉得这事儿恶心人,他叮嘱道:“封了他们的口,别再传这种事儿,免得恶心人。若是实在要传,多传一传他易渔的宅子被烧,是因得罪了人的缘故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这事儿也别叫你们郎君知道。”

邵宜应下。

赵琮正要叫他退下,又道:“对了,前头你们同小十一的手下共事,觉得如何?”

“郎君的手下都很有能耐。”邵宜这个人话少,但从不说虚话。

“往后有什么事儿,可以带上他们一同去做。”既是赵世碂的人,赵琮也有心想替他打磨一番。万一他将来早死,赵世碂也算是有人用。如果不早死,寿终正寝,那就最好不过。

易渔的事儿,在赵琮看来也就到此为止。

他觉着是因易渔不想做驸马,才故意拿自己的妹妹跟小十一说事。

只是易渔也太过想当然,他真以为想嫁给小十一就那么容易?传传这些话就能成事儿?

简直可笑!

邵宜走后,赵琮对福禄道:“易渔这个人,朕还真得把他拘在东京。朕,想杀了他。”

福禄点头:“陛下,依小的看,他杀了自己的贴身厮儿,是怕泄露自己那身本事吧?”

“易渔此人,目前看来,心思恶毒,只是不知心志如何。但能考上状元,一身才学,想必也不差。朕先留他在京中,他要再敢胡乱生事,朕不介意留他的技术,去他这个人。”

福禄称“是”,不敢再多说。

赵琮低头就写旨意,写好后,递给福禄:“传旨去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福禄去易渔那个烧了一半的宅子中传旨,陛下令他在东京城中继续负责印刷术一事,还专门从将作监中调了两人供他用。

易渔摸不着头脑,陛下并未言明是否要停他宝应县知县一职,更未给他在将作监中重新按个职位。

但左想右想,这事儿似乎都对他很有利?起码有差事在身,似乎并不需要他做驸马?他原本快被京中诡异的气氛压得已经有些喘不过气来。

这会儿,他暗地里松了口气。

福禄看在眼中,满是不屑。

易渔是有多怕自己要当驸马?他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样,公主能看得上他?陛下能看得上他?

易渔家中下人还想私下给福禄递荷包,这是常见的事,福禄往常传旨也没少收。这会儿他却懒得拿,福大官嫌弃着呢,他“哼”了声,抬脚走了。

邵宜在外,没几日,倒是又查到了一件事,赶早他便进宫见赵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