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 密议(1 / 2)

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1735 字 2个月前

长安太子府。

自从上一次李世民那近乎脑袋秀逗的出招,李建成就一直等着自己这位二弟的第二波攻势。

但是李世民那里全无动向,告密之事,好像完全与他无关,从未提起也从未在乎,依旧一如以往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,不时的在李渊面前找找存在感,给他这个太子大哥上上眼药,在一些关键的位子上安插几个心腹。

李世民虽不是太子,但是他的权势细说起来更在太子之上。

李建成的头衔就一个太子,而李世民的头衔是天策上将、太尉、左右十二卫大将军、尚书令、雍州牧、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、益州道行台尚书令、凉州总管、秦王。

太子的主要权势在于政务,尤其是天下大定之后,李渊好玩乐的性子使然,令李建成处理绝大部分的政务,没有监国之名,却有监国之实。但是李世民却能轻而易举的在李建成的领域上掺和一脚,掠夺李建成的政治资本。

因为唐朝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度。

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由西汉起经过长期发展,至隋朝正式确立,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。其中尚书省的地位最高而且是六部之首,掌管考核、任免四品以下官员的吏部;掌管财政、国库的户部;掌管贡举、祭祀、典礼的礼部;掌管军事的兵部;掌管司法、审计事务以及负责工程建设的刑部与工部都归尚书省管,而尚书省的老大正是尚书令李世民。

尚书令是中央官僚之首,行政系列的最高职位。当然,前期李世民在外征讨,也没有空闲去履行这个职位的义务,尚书省实际总管事务的是李渊最信赖的兄弟裴寂。

统一战争逐渐结束,尤其是在虎牢之战以后,李世民的军功声望已经到了巅峰,赏无可赏,封无可封。李渊更是不愿意头疼这个问题,不到关键的时候,绝不动用李世民这张军事王牌,也就将李世民留在了长安。

身在长安的李世民既然有尚书令这个头衔,六部都归他管,他要插手政务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,所以李世民拥有着比李建成这个太子更加有效插手大唐政务的权力。

但是李建成想要插手李世民的军务却没有任何的理由借口,是以在实权上并非太子的李世民反而要胜过李建成一筹。

看上去李世民的实力胜于李建成,其实并不然。

李渊是李建成最坚强的后盾,只要有李渊在,李世民手中的砝码权势再多再大也是无用。

李建成自是明白这点,自私藏兵马事发以后,更近一步的当个孝顺儿子,处理国事来更加敬业认真。

李渊见此由衷高兴,对于李建成的态度一如以往,放下了那点点的成见。与此同时他与李元吉也频频接触,关系更近了一步,正式达成了对抗李世民的政治联盟,展开了新一轮的谋划。

“二哥太不像话了!”李元吉怒气冲冲的找了个位子坐下,对着自己的大哥抱怨着,眼中闪过愤慨的怒焰。对于李世民这个二哥,天性凉薄的他非但没有任何的好感,反而充满了嫉恨,从小到大就是如此。

李元吉自小就知道他的父母不喜欢他,将幼小的他丢在家里不闻不问,反而处处将老二李世民带在身旁。作为一个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,见自己的二哥如此受宠,心里如何能够平衡?长大以后,李元吉被李渊丢给了李世民,发挥他骁勇的长处。李世民用兵如神,用将也得心应手。李元吉就算无用兵之才,李世民还是照顾他这位四弟给了他发挥的机会,获得了不菲的战功。

对于这点,李元吉是完全无视的,他自以为自己能力超绝,取得战功是理所当然的,丝毫不知李世民知人善任,麾下向来不缺强兵悍将,若非他特别关照,就凭李元吉的智略,统兵作战那里轮得到他。

李元吉这里非但没有任何感激反而因为李世民治军严谨,丝毫不讲情面,数次因他犯错让他难堪而深恨之。

这仇上加仇,在李元吉的眼里,李世民等同一个仇人,压根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。

“他将高士廉任命为雍州治中,谁不知道高士廉是他的人,分明就没将大哥看在眼里。”

治中是全称治中从事史,亦称治中从事,为州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。这州郡的佐官本不因入李建成、李元吉法眼,但事实上这要看什么样的州郡。雍州治中,看似一个小官,其实不然。

别处地方州郡的治中根本不在李建成、李元吉这类太子齐王的眼中,但是雍州治中就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