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生活磨平了多少人的性格,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了。
不过既然是磕到了脑袋的何小丽,解释就可以合理的多。
大家都感觉自从她受伤以后,性情都变了,或者说孩子大了潜移默化的在变化,旁人看着也只会觉得高兴。
玉米棒子是这个季节成熟,每到这个时候,各家各户都能分上一些,新鲜的玉米棒子不仅仅是好吃,更重要的功能是果腹啊,一天两个玉米棒子,起码一顿饭的口粮就解决了。
这里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欢吃玉米、番薯这些,但何小丽不一样。
从二十一世纪翻墙过来的她,无比喜欢香喷喷的玉米,毕竟这种没有加催生素自然长大的玉米,跟二十一世纪暖棚里面长大的玉米不一样,格外的甜,上次有人掰了半根给她,那味道格外的甜。
被人嫌弃无比的番薯叶,在七十年代是猪草啊,她买了块猪油化了炒来吃,那味道简直了!
而其他被别人嫌弃的杂粮,在她眼里是不得了的饮食啊,哎,上天赐予我一个养生的机会,真是太难得了。
阿婆和婶子哪里知道她的心思。
“这不是刚刚去地里看了一圈,没碰见王有志他们嘛,我就自己背回来了,这一篓子也不多,你们快去吧,一家家的领,领完了就没了啊。”小丽露出银月一样的牙齿,笑容跟春风一般的和睦,她长得白,又好看,谁见到都喜欢。
刘恩慈简直都要黑了脸了,她想打点形象分,简直也无从下手啊。
赵阿婆听完,赶紧拿上旁边的背篓要走,生怕去的晚了大点的棒子被人挑完了,更有甚者干脆就没有了。
一张皱皱巴巴的脸上,灿烂的跟菊花一样:“幸好在这里遇见你了,你看这孩子,长得真好。”是的,很多妇女,自己家吃的哪怕肚子爆了,也不会便宜别人,有几个人能像小丽这样实在,还一路喊人过去领了。
赵阿婆家里有七口人,领三天的就是四十二个,这可不得了,万一没了可是要人命的。
所以她跑的比兔子还快了。
陈嫂子也是赶紧回家叫男人去了,她家孩子更多,最近队里分的粮食总是不够吃,孩子们都去塘子里面摸螺丝去了。
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过的久了,自然格外珍惜粮食。
“我也走了啊小丽,你看看能弄回去就自己弄,弄不回去就在路边歇歇,我领完棒子再给你叫人了。”说完陈嫂子也走了。
“没事,我等下也要回知青点,我帮她就好了。”刘恩慈这样说。
剩下何小丽跟刘恩慈面面相觑。
到底帮她不帮她了,刘恩慈这样想着,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,她想找人打听一下招老师的事情,但又不想叫何小丽也知道。
虽然知道瞒不住,但晚一点知道总归是好些,她可以多做点准备。
“那你要不要回知青点?”
“不好意思啊,我还有点其他的事情。”没有旁人在场,刘恩慈溜的比赵阿婆还快。
什么人啊,人前人后两个样,真是难掩白莲花绿茶婊本色。
如果不是看透此人本质,早有心里准备,何小丽简直都要吐出来。
不管了,等下一定要烤个夹生玉米给她吃!
第7章
还没有走几步路,就被人叫住了。
何小丽回头一看,是那位平时跟大家打交道并不多的青年——付欧。
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,她每次看到付欧,总觉得有股怪怪的感觉。
可能是因为他话少吧。
书里面其实对这个人没有任何的描写,她知道付欧这个人还是源自于书结局的时候的一段描写,付欧在成名以后,对这个村的帮助很大,他出了几百万来扶贫大河村,但是对于他生活中的其他描写,几乎是没有的。
但这个人还是不错的,上次要不是他从湾子里面捞到了鱼,还跟大家一起分着吃,何小丽这样的鹌鹑胃,估计都会要闹饥荒了。
能分享食物,说明这人还是非常给力的了。
基于这个考虑,她对付欧此人还是颇有好感的。
他一走过来,就感觉把何小丽此人笼罩在阴影里面,相比于个子小小的何小丽,他有些太高大了些。
背篓背人一把抓起来。
等何小丽回过神来,他已经把背篓背到了自己背上。
不知道是不是幻觉,好像还看到他皱眉了:“怎么就你一个人出来,其他人的。”他一说话,就有强烈的压迫感。
这人不简单。
“我也是刚才出去准备扯点猪草,听见有人在喊着说分玉米了,这才跑到玉米地那头去领玉米,这不刚走出来。”她补充了一句:“其实也不重,我能背得动。”
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上次回来以后就养了几只小鸡,说后院地方大,养点鸡以后可以捡鸡蛋吃,所以每天下了工,还要背着背篓去打猪草给鸡吃。
另外还种了很多小菜。
这些知青也都是半大的娃娃,在此之前没有人想过要在知青点种菜和养鸡,真的浪费了很多地方,就冲着这一点,他都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绝对不像传言说的那样骄纵。
能背得动?
明明见她小身板都被压得佝偻了。
而且付欧刚才明明见到刘恩慈跟她在一块,小姑娘那副表情还是希望刘恩慈能帮她的,结果刘恩慈还是跑开了,一转身,她就在打听五个大队联合招老师的事情。
他也正是听到了这个消息准备找何小丽的,果然这丫头一幅没心没肺的样子,难怪以前总会被刘恩慈下的套给套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