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人是有多么的厚颜无耻,居然还想占自己的便宜,就这种痴心妄想的癞蛤蟆,怎么可能配得上自己这种高高在上的白天鹅呢,也只有那白衣公子才能配上自己。但是鉴於刚才有崩人设的危险,
此时这卖身葬父的姑娘倒不好说任何的话语了,她在心中不停的告诫自己,不要再注意那个丑大个,眼前还是怎样拿下这白衣公子最为重要。并没有对刚才那位姑娘,所谓的正义凛然的一番话,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的,那就要数在场唯二的两个人,那就是那白衣公子和小厮晓彤两人了。
不管她卖身葬父的姑娘,嘴里说着怎样高大上的道理,说着怎样冠冕堂皇的话语,但她眼底深深隐藏起来的那种贪婪, 望向自己/自家公子那种迫切的眼神,白衣公子和晓彤是感同身受的。他们当然不会被迷惑,相信那姑娘是什么浩然正气一身凛然的正义人士。
毕竟别人眼里看到的,不过是他们身处在旁观人的角度,所看到的这些事情。而直接身处在事件中心,直接面对那所谓的可怜姑娘,这白衣公子和他的小厮,当然不会像旁人那样用一种怜悯的眼光,看待那位所谓的卖身葬父的姑娘。
而旁观人首先因为,事情就不涉及到自己,所以他们在这种事情上,对於事件的两方都保持着一种宽容,更是以一种看戏的姿态对待这件事情,自然而然的就会忽略一些细节。
他们更愿意相信,自己心中认定的事情,更愿意让自己处於一种高於其他人的状态,高高在上的俯瞰着这件事情的发生,仿佛这些人站在旁边说两句话,就能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,来评判这件事情。
这也是人之常情,毕竟,一件事情不牵扯到自身时候,那么这个所谓的旁观人,就会显得更加睿智而理智,能够平静无波的分析,眼前看到的这些事情,而想要排除自身的看法,那就更不可能了。
所以对於这卖身葬父的姑娘,刚才那么一番矫揉做作的表演,把周围的群众态度一下子拉到了她那一边,不管这些人是讨论着,这姑娘应该和那猎户回家,安安稳稳的度过下半生,还是认为那白衣公子,应该可怜这姑娘收留她,保证她今后的生活。
不管怎样,这些人都是在为那姑娘着想的角度,来考虑事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