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方天做来,却是如同酿酒,又如同谱着一首乐曲。不同种类的辣椒,如同一个个音符,在他手中变幻着种种难以言喻的魅力。
结果就是,现在出自他手的辣椒粉、辣椒酱之类,让身边人一吃,就停不下来了。
尤其是此际,在热气腾腾的锅子中,那不停翻滚着的红油,既令人望而生畏,又令人馋不自禁。浸渍着红油的肉片,在口腔中辗转,在舌尖上缠绵,在众人的鼻尖心上,缭绕。
除了固有的不同肉片、土豆片,各种蘑菇之类也大肆地登上了大院的餐桌,当然,笋子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,而除了这些之外,鱼片虾水草什么的,也混了进来。
初来这里时,方天以此地不吃鱼为奇。
到得现在,他已渐渐地大概明白其中原因。不吃鱼,并非是因为有什么禁忌,而是由好些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大面积普遍现象。
一么,是因为此地有毒鱼类很多,这是原因之一,但其实并不主要。主要是绝大部分鱼有刺,而在使用刀和叉的情况下,吃起有刺的鱼,极端非常之不方便。
只这两个原因,就会令人对这类东西敬谢不敏。
三么,在油很缺少盐的品质也不高的情况下,鱼要怎么做才能“不难吃”,实在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。至少,在方天看来,绝大多数土着应该是对此很不感冒的。
综上,只这三个原因,就足以把鱼类这种东西排除到食材之外了。
其实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,那就是此地食物并不缺乏,不但不缺乏,还很丰富,忍饥挨饿的现象,就算是在最下层的民众之中,也是罕见以至没有的。
穷则变,变则通。
如果大家都没吃的,那么别说鱼了,就是草,甚至草根,都会被挖出来吃。届时,什么鱼能吃什么鱼不能吃,有毒没毒的,再复杂,能难倒人?
现在这样么,对这种类似“鸡肋”的东西,此地人当然没有心情理会了。於是久而久之,不吃鱼,成为这里的一种惯例或者说风俗。
不过,惯例因人而改,风俗由人而异。
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
“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。贵人不肯吃,贫人不解煮。”
前世华夏,自周敦颐后,莲从贱草而被许多人喜爱,自苏东坡后,猪肉从贱物而渐走入大家之堂。
此世。
唔,以后的情况不大好说,但从现在开始,鱼类这种东西,在这一年的九十月,借由火锅这个玩意,已经以风一般的速度,从大院向外蔓延了。
火锅。
各色食材一锅煮。
最简单,也最丰富。
这也是火锅这种东西的魅力之一。
没有任何意外地,一段时间后,红石镇,炎黄城,遍地皆是火锅。
“客官,看,热腾腾的锅子,来一份?”
类似这样的招呼,响起在炎黄城,响起在巨岩城,响起在南域,响起在南疆,响起在帝国,响起在帝国外的很多很多地方,甚至於,那遥远遥远的北地。q
ps:这一章,或许可以名之为“火锅之圣诞特别篇”?:)
唔,大家节日快乐!
如果觉得好看,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!
出门在外,就上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