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 无题(1 / 2)

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1162 字 3天前

清廷想用议和得到喘息的时间,自以为作了很大的退让,但却没有真正意识到此时的明朝早已不是之前的明朝,不同于崇祯时的财政破产,不同于弘光时的满足偏安、耽于享乐,不同于鲁、唐内讧,不同于永历时的软弱纷争。..

战争必须不间断地打下去,哪怕是暂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,但只要使满清处于这种紧张的军事状态,至多两三年,清廷的财政便会破产。

而明朝的财政虽然也面临着困难,却只是一时的。江南得益于人口的数量优势,重建恢复的速度很快,马上就要收获今年第一季粮食,粮草物资的紧张将得到很大缓解。等到秋末第二季收获,再加上其他地区,明军便具有了发动战略总攻的物资基础。

所以,议和是朱永兴所根本不予考虑的。能打为什么要和?目前的舆论和民心士气都可鼓不可泄,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”这口气要始终着。这不仅仅是针对己方,还是对满清内部的压迫,有助于其人心继续涣散。

而从整个战略态势看,明军正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。山东战局正因为满清内部的危机而变得不那么紧迫,虽然满清也调集拼凑了兵力,但还未能达到反攻的力量,稳固胶东半岛,以此作为基地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。

但优势还并不是压倒性的,如果清军迅速进行战略收缩,把布置在江淮的兵力投入山东战场。必然会促使明军作出相应的增兵行动。时间,清廷需要喘息、调整,明廷也需要筹集、囤积物资。以供应各个军,各个战略方向。

显然,山东是倾斜性的,无论是运输的距离,还是光复区的经济状况,以及就地征集补充的难度,都需要更多的粮草物资。

…………..

“赐封民爵是为表彰爱国之举。并不是给予他们日后免罪的特权。别是民爵,就算是王公将相,罪者亦必究。”朱永兴向重臣们解释了原因。以避免卖官鬻爵的怀疑和指摘,其实呢,主要目的还是能够多筹集物资和钱财,“况且国安部和刑部都会进行调查。以确保所授民爵不会落到有劣迹的人手中。使朝廷蒙羞。”

大理寺正卿郭之奇刚要起身启奏,朱永兴已经伸手示意他稍安勿躁。

“至于日后他们会如何,谁会知道呢?”朱永兴轻轻摇着头道:“别一个民爵,就算是公侯将相,谁又担保他们不犯罪呢?”

“启奏万岁,微臣觉得暂时可以,却不宜长久。”张煌言谨慎地道:“官爵,功名。国之重器,不可轻授。商人唯利是图。捐资助饷,亦是有其私心。”

“只要遵纪守法,赚取利润,倒也不必过分鄙薄。”朱永兴道:“朕之前便过,商人有爱国,有卖国,有守法正当赚取,亦有非法赢利,要区别对待,不可一言概之。至于国之重器,当然不可轻授,但却未必只有读书人可获。于国有贡献者,授之也是鼓励,也是榜样。”

国安部尚书叶虎岔开了话题,这授民爵的事情也就算定下来了,“启奏万岁,郑昭仁已从缅甸返回,呈上的情报显示,莽白确有不臣之心,缅甸大臣有不少已被其收买。且莽白甚是精明,派出秘使与郑联络,希望我朝能在其上位后遣使祝贺,他保证毫发无损地将太上皇及群臣送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