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际会(2 / 2)

逍遥侯 大司空 3087 字 19天前

不然的话,以王晓田和周冲及之间,原本很平常的关系,有必要亲自来捧场么?

其中的核心问题是,皇帝自从登基之后,并未如历代那样的重文抑武,而是文武并举。

甚至是,今上一股脑的就贬了上千名文臣,去灵州喝西北风。

文臣没那么吃香了,这是朝中重臣们的共识,也是王晓田和孙之江刻意结好李云潇的根本性因素。

众所周知,李中易是个非常念旧情的皇帝。如今的军中,只要从河池乡军时期,便追随於李中易左右的军官,至少都是个副指挥了。

另外,刘金山何德何能,以四十岁出头的年纪,便成了内阁的参相。

不就是因为,刘金山很早就投靠了李中易么?

如今的内阁之中,孔昆被贬去了西北之后,仅仅剩下了三位相公。

孙之江也有个有想法的尚书,按照他的本官工部尚书,排在了六部之末。

但是,如果朝廷从六部尚书之中,选出一位宰相或是参相来,他孙之江还是有机会的。

至於王晓田,则是惦记着工部尚书的职务。他心里很清楚,工部左侍郎距离宰相之位,还差了好几级,也没那个奢望。

这人呐,都是利益动物,一旦有所求之后,什么官架子都会被抛到脑后。

基於利益上的考虑,孙之江和王晓田都参加了周冲及的寿宴,目的就是想笼络住九门提督李云潇。

至於军中别的重将,孙之江和王晓田,都联系不上。毕竟,军政分离,是李中易定下的基本原则。

只有,九门提督李云潇,兼有维护治安的重任,才有每天和朝廷官员打交道的职权。

朝廷重臣和武将,有着扯不清的关系,那才是李中易的大忌,而李云潇恰好没这个问题。

李云潇心里很明白,孙之江和王晓田对他的客套,并不是指望马上从他这里拿到什么好处。

而是,在偶然之时,李云潇帮着他们,在李中易说一句半句好话,也就知足了。

说句心里话,孙之江和王晓田给了李云潇极大的面子,在不损害到朝廷利益的前提下,李云潇并不介意暗中帮他们说几句好话。

以李云潇如今在李中易跟前的地位,只要他不是花样作死的勾结朝廷大臣,就没有任何的问题。

李中易是什么样的皇帝,耳目有多灵通,李云潇再清楚也不过了。

李云潇敢保证,今天孙之江和王晓田对他的笼络之意,要不了几天,就会传入皇帝的耳朵里去。

不过,李中易是个十分念旧情的皇帝,区区小事,根本就不值一提!

此次出兵孟蜀,李中易之所以依然摆出了御驾亲征的架式,主要是他还想用廖山河和宋云祥。

毕竟,尚有契丹人未灭,李中易需要宿将领兵,而不是将宿将们高高的挂起。

功高不赏的后遗症,李中易比谁都清楚,毕竟,江山是他老李家的。

面对孙之江和王晓田的客气,李云潇心意领了,却不至於当众有任何特殊的表示。

散席之后,回家之时,周氏在马车上埋怨道“官人,孙之江实在是过於做作了,成何体统?”

李云潇拉着周氏的小手,笑道“我的夫人呐,只要岳父高兴了,别的是小事。”

周氏的心里很清楚,以李云潇如今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,他还真没说假话。

不过,周氏依然顾忌到了影响观感的后遗症, 她小声说;“官人,要不,您给皇上写份密劄,把情况都说清楚了。”

李云潇就是喜欢周氏这一点,尽管她是周家女,却始终把他的利益摆在第一位。一旦和周家利益有冲突的时候,周氏绝不含糊的站在他这一边。

这样的女子,如何能让人不喜欢?

回到家中,李云潇第一时间,就给李中易写了封密信,把今天孙之江和王晓田的表现,没有丝毫遗漏的禀报给了皇帝。

跟了李中易这么多年,李云潇早就拿准了李中易的脉搏,只要他始终事君以诚,他的地位就会一直坚如磐石。

李中易最恨那种阳奉阴违,朝秦暮楚,三心二意的家伙。

除了寿宴上的事之外,李云潇还把京城里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情,以报流水帐的形式,完整的记录在了信中。

至於,怎么去判断这些内容,那就是李中易的事情了,李云潇只需要真实的反映上去,也就尽到了人臣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