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兴之余,贺知章要请李白饮酒,可左掏右掏,发现竟分文未带,於是解下随身携带的金龟换酒,与倾尽醉。
此后不久,李白名声大噪,由是称誉光赫,传遍京畿。
可李白多年不仕,引起了妻子刘氏的强烈鄙视,日积月累,夫妻间自然生了嫌隙。李白是性情中人,嬉笑怒骂皆不掩饰,久而久之,对於长期看不起自己的刘氏自然心存怨恨。
其实,李白不是不想入仕,他是有难言的苦衷。因为家中缘故,他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,只能多次借机献赋谋仕,然而,初始收效甚微,未果。
后来,由於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交口称赞,明皇看了李白的诗赋,对其十分钦慕,便召李白进宫,供奉翰林,随侍左右,赋诗以纪实。
天宝元年,李白接到明皇宣他入京的诏书,四十多年忍辱负重,人生终於迎来了新的转折,他兴奋异常,乃至意气风发,於是大笔一挥,写下一首千古名作《南陵别儿童入京》:
白酒新熟山中归,黄鸡啄黍秋正肥。
呼童烹鸡酌白酒,儿女嬉笑牵人衣。
高歌取醉欲,起舞落日争光辉。
游说万乘苦不早,着鞭跨马涉远道。
会稽愚妇轻买臣,余亦辞家西入秦。
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。
之后,仰天大笑,拂袖离去,西入秦川。出门后,也许他心里在想:“当年老婆婆的针,应该还没磨好吧?”
既然李白一直未入仕,那他人生的前四十二年是怎么养活自己的呢?
说来这真的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扎心的问题。
因李白极负盛名,很多人仰慕其才华,争相与之结识,并以此为荣,请其为自己作诗润笔。千古名作《赠汪伦》便是这么来的。豪士汪伦与李白其实素不相识。
据《随园诗话补遗》记载:唐天宝年间,泾县豪士汪伦听闻诗仙李白南下,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,欣喜万分,便写信告之李白:“先生好游乎?此地有十里桃花。先生好饮乎?此地有万家酒店。”
李白见信大悦,欣然而往。
到了泾县,李白问汪伦桃园、酒家在什么地方,汪伦回答道:“桃花是潭水的名字,并无桃花。万家是店主人姓万,并没有万家酒店。”
一席话引得李白大笑。
虽然感觉有些上当受骗,但既来之,则安之。汪伦心中有愧,自然是好吃好喝好款待,还赠送了李白不少财物。
临行前,家中宴别之后,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。船正要离岸,忽然听到一阵歌声,回头一看,正是汪伦和许多村民在岸上踏步吟唱为他欢送,李白十分感动,当即挥毫泼墨、作诗一首赠与汪伦,最终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佳作:
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
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
不过,李白生性豁达豪爽,疏放不羁,也许还抱着“千金散尽还复来”的想法游浪天下,所以也根本聚不了什么财。李白的性格深受挚友侠士的热情追捧,但与此同时,却也同样深受家中妻小的强烈鄙视与谴责。
想到这里,忠尧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,慨叹道:“会稽愚妇轻买臣,余亦辞家西入秦。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!”言罢,他摇头苦笑,觉得有些倦怠,便坐在火边,以手撑头,昏昏然睡去,很快便进入了梦乡。
忠尧做了一个奇怪的梦,一个令人不胜唏嘘、振腕叹息的梦。
这个梦竟然是关於“会稽愚妇”的,但事实的真相却并非是话本或戏中所演的那般。
这是一个逆袭、励志,结局却有些令人惆怅悲怆,乃至发人深省的故事……
故事的主人公是朱买臣与其前妻崔氏, 而忠尧梦见自己竟然变成了朱买臣,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。
朱买臣,西汉时期吴县人,字翁子。初始,朱买臣娶妻崔氏,夫妻二人倒还恩爱。
后七国之乱爆发,朱买臣与崔氏夫妇二人逃难到了会稽郡下的富春县,在大洲源的山中自建茅屋定居。
崔氏跟着丈夫过着清苦的生活,时日一长,渐渐也有些不耐烦了,脾气越来越坏,她打心眼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模样,说话既尖酸又刻薄。
朱买臣家贫,好读书,不治产业,有口难言,但也只得默默忍受。
为了维持生计,夫妻二人常艾薪樵,一起到山上去砍柴,然后把柴挑到集市上,卖以给食,往返於山头和市集。如《三字经》中的评价“如负薪”一样,朱买臣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,老来虽清贫如洗,仍读书不缀,从不在乎别人的耻笑和白眼,反而担束薪,行且诵书,声音还很大。世人皆笑其迂腐,其妻崔氏羞之,不堪忍受奚落,觉得自己也沦为了别人眼中的笑柄。
久而久之,崔氏愈发惭忸,终於有一日,她决定不再忍受这样的生活,便去求朱买臣休了自己,而自己作好打算由人说媒改嫁附近的一位张木匠。
临走前,朱买臣曾试图挽留,他苦笑着,将自己的预感据实以告:“我年五十当富贵,今已四十余矣。汝苦日久,待我富贵就来报答你的这份恩情。”
但崔氏哪里会相信,仍坚决离去,临行前还愤怒而鄙夷地说道:“如公等,终饿死沟中耳,何能富贵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