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回去的路上,他一边走,一边暗暗琢磨起来。
“对了,听闻这翰林医官院使现在更名为翰林良医了,品阶虽只有正七品,但年俸也有四五百贯左右,按眼下的物价水平,一贯钱可以买一头公猪或一匹布,如此看来,翰林良医的收入比一般百姓还是要多不少的。
早日学医时,便知翰林医官许叔微诊病无论贵贱,有召必应,一律分文不收,不如顺道去拜访拜访,也顺便看看这《太平圣惠方》的诞生之地。昔年,神医陈昭遇与王怀隐、王佑、郑奇等名医历经十四年不懈努力,才编撰出了传世医学巨着《太平圣惠方》,这可是本朝第一部官修方书啊,既然来了,又是医道中人,怎么能不去瞧瞧呢?”
忠尧口中的《太平圣惠方》於淳化三年成书,由宋太宗亲自作序、题名,全书共一百卷,分一千六百七十门,所记载的医药验方多达一万六千八百三十四首,此书广泛收集了前代以前的医药方书及民间验方,首先阐明诊断脉法,其次叙述用药法则,然后按类分述各科病症的病因、病理、方药,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医书。
是年五月,朝廷将该书刻印出版,颁发全国,下诏各州设医博士掌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不仅对后世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且远传至国外。
大中祥符九年与天僖五年,宋真宗赵恒两次将《太平圣惠方》赠与高丽,促进了朝鲜医药的发展。后来此书传至日本,对日本医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。日本棍原性全所编的医学名着《顿医抄》五十卷,就是以《太平圣惠方》等中国医书为主抄写编撰的。
彼时,主持编撰《太平圣惠方》的陈昭遇是誉满京城的神医,他出生於医学世家,潜心研究医术,造诣很高,医德高尚,医术尤为精验。开宝初年,其游於汴京,时军中士兵患病者甚多,昭遇日治百人,风、劳、气、冷诸疾治疗无不愈者,医名日盛。不久,被推荐入太医院,初为翰林医官,任温水主簿,后升光禄寺丞,皇帝赐以金带、紫袍,因其治疾无不效者,世人皆称之为神医。
陈昭遇治病有个特点,就是几乎从来都不看什么医书,——他日日拿着药囊,四处为人诊病,一天医治百余位病患,对於各种病证的证候,早已熟烂於心,口传心传,历多达妙。
作为医者,忠尧心中对陈昭遇、许叔微等人一直敬佩有加,也对诞生了医学巨着《太平圣惠方》的翰林医官院颇为好奇,虽然眼下陈昭遇早已故去,不过名医许叔微却正值壮年,若有机会亲眼一睹风采,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夙愿。
忠尧并不知晓翰林医官院的具体位置,他在路边找了一个摊主问了大致的方向,便沿着牛行街往北走去,一路上,但见坊巷院落,纵横万数,莫知纪极。
云婀则调皮地化作一只蝴蝶,时而在他周围飞上飞下,时而停在他的肩膀上稍歇片刻。
出了牛行街,向左转入一条拐子街,沿路俱是美食,各有茶坊酒店,勾肆饮食,处处拥门,放眼望去,有王楼梅花包子、曹婆肉饼、桥西贾家瓠羹、孙好手馒头、史家瓠羹、万家馒头、薛家羊饭、梅家鹅鸭、曹家从食、徐家瓠羹、郑家油饼、王家乳酪、段家爊(āo)物、石逢巴子南食之类,皆声称於时,一家比一家热闹。
忠尧从一家“周待诏瓠(hù)羹店”旁经过,见一人操吴越口音,正在质疑店家:“你家的贡余者要足足一百二十文一个,
可其粗细果别,与市店十文者一般无异,怎么卖这么贵啊!” 店主见有人来挑事,不由冷笑道:“本店有名相传,店中所售之物驰誉汴京,俱是名品,价钱自然要比一般食店贵上一些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!你若觉得贵,就去别家!少在这里聒噪!穷鬼乡酸!”
“哈,还真是店大欺客啊!走就走,我还不高兴来了呢!哼!”那客人说罢,气得拂袖而去。
忠尧闻言一惊,暗自思忖道:“东都汴京的人果然会玩啊,这么早就开始追求名牌了!”
此时,一旁的店小二低声问道:“掌柜的,这人会不会去乱说我们待客不周,肆意诋毁抹黑我们店啊?”
“怕什么?!我周待诏瓠(hù)羹店的招牌是驰誉名家,岂是他说砸就能砸的?”
“可,可我们店的东西与别家相比,也、也差不了多少,但价钱却是贵了好几倍啊……”
店主周待诏狠狠瞪了那个店小二一眼:“你懂个屁!大抵东京买物,多趋名家驰誉者。每年让人帮忙说好话,口口相传,以树口碑,又在邸报小报上刊印,广而告之,使了那么多银子,不卖贵点,怎么能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?羊毛不出在羊身上,难道出在你身上?!”
店小二被狠狠训斥一通,噤若寒蝉。
忠尧听着倒觉得有点儿意思,遂不知不觉停下了脚步。
只见那店主继续说道:“虚荣之心,或多或少人人都有那么一点,有点钱的、有点权势的,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,就会从吃、穿、住、行开始,说穿了,这就是人性,一种潜藏的需求!辽人特产的北珠知道不?”
店小二神情专注聆听教诲,连忙点了点头。
店主又道:“据辽人自己讲,那北珠就是冲着官家的喜好来的。他们拚命在榷场上兜售奢侈之物北珠,其实这北珠在大辽不过就是一个无用之物,一切都是炒作起来的。可自从北珠获得了官家的青睐,宗室子弟与朝臣贵戚亦是纷纷跟风,所谓‘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’,由是,这珠子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,朝廷倾府库以市其物,此为辽利。
坊间传言,许多地方官吏为了讨得上峰和官家的欢心,不惜挪用官费爆买北珠,譬如河北转运使梁子美,据说一次就动用三百万贯军饷来采购北珠,随后不但未获罪,反而得到了官家的赏识。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吧?”
谁知那店小二听得一愣一愣的,似懂非懂,他居然摇了摇头。
店主见状,敢情白费了一番口舌,遂话锋一转,气呼呼地说道: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贵,懂?”
店小二没有吱声,仍旧是一副懵懵懂懂的呆傻样儿。
店主周待诏沮丧地叹了一口气,摆了摆手道:“唉,算了算了!对牛弹琴,你要是懂了,你他大爷的就是掌柜了!”语罢,撇下门口的店小二,转身往店内走去。
“周掌柜,你怎么知道我大爷也是掌柜?”店小二睁大了眼睛注视着店主离去的背影,惊异地问道。
周待诏闻言一愣,停下脚步后转过头来,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瞥了店小二一眼,忽然长叹一声,以掌触额,哀呼道:“我怎么招了你这么一个学徒啊……”语罢拂袖而去。
听罢二人的对话,忠尧感慨不已,他一面向前走去,一面摇头叹息,暗暗思量。
“北珠这口子一开,边关各处纷纷效仿,兴起一股奢靡之风,诸州衙门府库的钱粮都被挪作他用了。
河北等地因为买北珠买得钱粮匮乏,竟连御敌的钱粮都没有;定州等军事重镇,为买北珠,更是多年吃空饷,帐面上写着十万军人领饷,实际仅有数千人。
危难时刻,国破家亡,这仗怎么打?又如何能打赢?可叹,可悲啊。
时至今日,异邦藩人把北珠奢侈品这招也都学会了,搞出什么家的什么牌子,标以高价,或囤货居奇,什么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,不都是一个路数吗?其实,这些玩意儿一点儿都不稀缺好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