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五百六十 章 天子识人(2 / 2)

昆羽继圣 山今锦之 3560 字 23天前

“果然是查身份啊!真正的姓氏母亲也没告诉我,就信口胡诌一个吧。”忠尧一听,心中暗暗有些吃惊,但旋即镇定下来,面不改色地答道:“回陛下的话,草民姓张,家中独子,父亲早亡,家中唯有母亲一人健在。”

“噢。”官家点了点头,又示意忠尧落子。待其下了一子后,官家忽然话锋一转,说道:“你家不会像眉州的苏家、石家、史家一样,是当年随唐僖宗入蜀的北方士族吧?”

“呃……,这个草民确实不知,从未听家母提及过。”忠尧冲疑了一下,只得如实相告。

“哦。”官家微微颔首,又道,“绫罗绸缎等布帛织物皆为绞丝旁,为何偏偏这‘锦’字却是金字旁?你可知为何?”

“嗯?”忠尧一怔,心里寻思道,“这是在有意考我学问吗?”於是,略作沉吟,便答道:“据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记载,有蜀侯蚕丛,其目纵,始称王。次王曰柏灌,次王曰鱼凫。因古蜀首位先王号曰‘蚕丛’,故古蜀也称之为‘蚕丛之国’。

蚕丛及其族人,眼睛都生得竖直向上,颇为特别。他们死后,皆以石棺埋葬。因此,后人称用石棺埋葬的坟墓为“纵目人塚”。

据先民口口相传,蚕丛每年春天都会培育金头蚕数千条,每家每户都有份儿,各分一条,直到分完为止。据说那金头蚕繁衍特别旺盛,结出的茧子又大又光洁。每年百姓收毕茧子,复又把金头蚕结出的金茧子还与蚕丛。

由此,古蜀开始养蚕织锦,历史也十分悠久。

蜀锦是最早的锦缎丝织品,名冠天下,与定州缂丝、苏绣并称三大名品。蜀锦自有一套染织工序,特别是调染红色时尤为出彩,其色鲜亮明艳经久不褪,因此蜀锦又名‘蜀红锦’。

在丝绸制品中,蜀锦的工艺最为烦琐,多用染色熟丝织成,色彩鲜艳质地坚韧,锦城织锦坊所出织造供物颇为贵重,名色无多而价甚昂,不可易得,千金难求。

纯手工制作的蜀锦,所耗工时颇长,一个技艺娴熟工匠每天也就只能做一点点,从构思图案到完成织锦,短则四五个月,长则需耗时一年。

每匹蜀锦长度大约都三丈有余,宽约两尺,由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根窍线、九千六百根经线,经纬交织而成。即便是最熟练的织匠,每日也只能织出最多三寸左右的蜀锦。为了这三寸蜀锦,一名挽花工匠要提起相当於两千多斤的重量,而与他搭档的投梭工匠,则需要投梭四百次。也正因为如此,蜀锦可谓是‘寸锦寸金’。

常言道,衣锦还乡、锦衣玉食,也体现了‘锦’之贵重,故而‘锦’字用的是金字旁,而非绞丝旁。”

官家听罢,取出棋子的手停在了空中,他望了忠尧一眼,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,欣然道:“三国时,诸葛孔明经营蜀地,对农桑尤为重视,专设‘锦官’一职管理织锦产业,数次北征,决敌之资,唯仰锦耳。可见,蜀锦乃蜀汉持国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。身为蜀人,你可曾听闻‘蜀身毒道’?”

忠尧暗自思忖道:“切,你这皇帝,治国不行、治军不行,一说到赚钱,你倒是两眼放光,挺在行啊。可光会赚钱,拳头不硬,不懂仗剑经商的道理,人家眼红你,发兵抢了你,你怎么办?你也只能干瞪眼,如何保护积累下来的巨万家资呢?你还躺在一堆钱财上做春秋大梦,孰料,一觉醒来,连人带钱都是人家的了,唉。”

想罢,忠尧故意诙谐地说道:“草民只听过老身、妾身,还听过给青楼女子‘赎身’,就是没听过什么‘蜀身’。莫非是蜀地的身体上,有一条危机重重、充满了未知凶险与毒蛇的羊肠小道?”

官家闻言笑着指了指忠尧,说道:“呵呵,有点这个意思了。蜀地物产富饶,以前出产的蜀锦可以通过河西走廊,入西域,再远销海外诸国,自西夏与辽国崛起后,此路便不顺畅了。所幸的是,还有南方的贸易通路尚未断绝,便是这‘蜀身毒道’,从成都出发,将蜀锦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物经滇南之地,运抵海外番邦。此外,沿海一带,杭州、广州、明州、泉州皆置市舶司管辖,负责外贸交易,管理税收。”

忠尧故作恍然大悟状,点头道:“哦,我明白了!这陆上丝绸之路、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,本朝所盛产之物如蜀锦等,方可对外输出,以作外贸交易,而为朝廷府库赚取大量小钱钱,从而改善民生,保……”忠尧本来想说“保家卫国、整饬军备”,可话到了嘴巴,忽然黯然神伤,说不下去了。

他瞥了官家一眼,心里哀叹一声,不禁有些惆怅:“你被身边诸贼花言巧语所迷惑,以为人生苦短,当及时行乐,这赚来的再多的钱不也是被你用来修建那皇家园林艮岳了么?一个艮岳便耗钱无数,便说是以举国之力兴建的也绝不为过。”

官家见忠尧欲言又止,催促道:“保什么?说下去。”

忠尧这才回过神来,勉强挤出一点笑容,说道:“保、保护百姓。”稍顿,又赶紧说道:“这蜀锦一直是历代重要的财税来源。唐时,玄宗天宝年间,蜀地进贡的五色丝织背心,殊为异物,堪比犀簪、暖金之类,仅仅一件便价值百金。”

“看来你头发虽长,见识却不短。”官家打趣道。

忠尧却暗想:“这什么话?是夸我呢,还是损我呢?”

官家又道:“蜀绣名闻天下,你可知本朝太祖灭西蜀和南唐后,一下子得到了什么?”

“得到了什么?”忠尧不解地问道,心里却嘀咕起来:“还能得到什么?不就是把人家后宫中的大妹子花蕊夫人、小周后等等,统统都纳入了自己后宫?呵呵。”

官家笑意盈盈道:“得到了锦缎彩帛数百万匹。 太祖当时龙颜大悦,他选出禁军两万多名,组成威仪赫赫的仪仗之师。从旗帜到武器、乐器全部精心装饰,人员衣装以不同材质、不同颜色的织绣,饰以不同花纹来区分等级和排序,号称‘绣衣卤薄’,并绘制大图,上面配上详细说明,谓之《绣衣卤薄图记》,便是这幅画,——太紫虚皇下碧天。”

语罢,官家抬手指了指旁边的一幅画,忠尧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,果然看到了那幅大气磅礴的长卷巨作《绣衣卤薄图记》。

忠尧情不自禁起了身,走到那幅画前,凝神细观,顿时瞪大了眼睛,惊叹道:“玉路旋常龙十二,绣衣卤簿虎三千!哇,这阵仗、这排场、这规模,万众随驾,啧啧啧……”

官家也起身走上前来,边走边问道:“如何?”

忠尧想了想,恭敬地说道:“在草民看来,此乃旷绝古今、轰动天下的时装大汇演!”

“时什么?装什么?”官家闻言一愣,没有理解忠尧所言何意。

这时,忠尧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新词来,急忙解释道:“就是时装表演。时花,时花知道吧?便是当季之花。那时装呢,就是当季所穿的衣饰衣物,可谓一时风尚。”

“哦,你这么一说,朕倒是有些明白了。”官家若有所思,恍然顿悟。

忠尧又瞥了一眼那幅声名隆盛的《绣衣卤薄图记》,喃喃道:“有这样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之作,后世纵有时装盛会,也是小巫见大巫,恐远远不及,无法与之媲美了吧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