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5章 各自的抉择(1 / 2)

撼唐 一包黄果树 1750 字 3小时前

隋军逐渐逼近长安,并在四周大兴土木,砍伐树林,制造器械。关中平原,良田无数,大部分落入隋军之手。来不及撤退进入城中的百姓,杨侑并没有采取高压政策,而是派人安抚。

天下动乱,吃亏的还是百姓,除了少数作奸犯科之徒,大部分是在大势下,身不由已。杨侑派出了大量的使者,安抚各地的百姓,多数投降大隋的郡县,在杨侑的努力下,没有发生骚动。毕竟本身就是大隋的臣民,杨侑在撤离关中之前,数度布施,得到了百姓的拥护。

如今大隋天子兴王师而来,重新统一天下之势已成,只要不是白痴,都知道这天下,将会是何人的。再说了,对于一般百姓而言,谁坐在金銮殿都没有关系,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,谁做皇帝不是一样呢?

在这种情况下,杨侑的安抚很有效果,武功、郿县等地恢复平静,百姓每日出城务农,有条不紊。

隋军不紧不慢的动作,一度让李建成疑惑,但很快,他就明白了杨侑的诡计。杨侑这样做,无非是两个目的,一方面,想要等待李神通或者是李世民的援兵,围城打援。另一方面,则是想要耗尽大唐为数不多的粮食。

再者,长安毕竟是逆隋旧都,杨侑自小在长安长大,或许不忍心破坏先祖的心血。中原最大的几座城市,长安是隋文帝杨坚的心血,而洛阳,则是杨广的心血。身为杨氏后人的杨侑,必然不忍心毁坏这两座城市。李建成这么一想,便明白了杨侑心中的想法。

如今看来,杨侑不会急着攻城,就像攻打洛阳一样,以围困为主。李建成认为,必须要加强长安的防守,可是,大唐兵力捉襟见肘,这援兵,要去哪里请呢?

李建成想了又想,心中始终没有主意。李世民那边,已经希望不大,而李神通那边,究竟能不能顺利抵达长安,还是未知之数,而且,恐怕对战事没有太大的裨益。

还是需要寻找外援,可是外援在何处?李建成打破了脑袋,也只想到突厥,但在李建成的内心,引突厥人入中原,又是他不愿意的,毕竟非我族内,其心必异。武德三年时,他曾带兵北上并州,抵御背信弃义的突厥人。

依靠突厥人,是他不愿更不想的,可是,该怎么办呢?李建成良久,没有思量到良策。

经过半个月的准备,隋军逐渐完成合围,期间,李建成数次派骑兵骚扰隋军,却被杨侑设计,败了几仗。自此之后,李建成成了惊弓之鸟,知道隋军早有准备,不敢在轻易派兵出击。

在这种态势下,李建成数次暗中派使者,赶往河东,让李世民速度支援长安。李世民接到书信,以李靖正在围攻霍邑,侯君集时常在绛郡出没而拒绝。

时间迅速过去,九月下旬,天气已经转凉,收获的季节即将来到,杨侑继续围城的同时,派兵帮助百姓收粮。此时,李神通率领轻骑,一路绕过拢山,越过北地郡,踏入京兆郡。进入京兆郡之后,李神通不敢轻进,一天只走三十里,深恐中了杨侑的埋伏。

在一片金黄的麦浪中,杨侑策马缓缓而行,身后,杜如晦、杨侗、裴行俨、罗士信等人随后而行。杨侑策马登上一处山丘,扬鞭指着前方,道:“前方三十里,便是霸上。李建成屯兵三万,驻扎在霸上。”

“霸上乃是长安的门户,想要攻打长安,必先拿下霸上。”杜如晦道。

“不急,等到秋收之后,再进行决战。不然毁了农田,百姓少了粮食,朕还需从巴蜀运粮。”杨侑淡淡的道。

永丰仓还有粮食,却是军资,而洛阳经历多年战火,百废待兴,河南郡入不敷出,根本拿不出粮食,只有陇西或者是巴蜀才有足够的粮食,但运输较为不便,尤其是巴蜀,需要翻山越岭。

与其如此,不如暂停攻城,让百姓先收获粮食,日后就算官府要救济,压力也小的多。

杨侑看着山丘四周的平地,百姓正在奋力收割粮食。而在农田边缘,隋军骑兵正在巡逻,防止唐军偷袭。不过杨侑的担心并没有发生,李建成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,给了杨侑足够的时间。

此时,在河东,李世民也在抢收粮食,他一边派兵堵住绛县的出口,一边派兵收集粮食,为了有足够的粮食对抗隋军,李世民将税率提高了五成,百姓虽然不满,可是在强权之下,也只得将这口怨气吞下肚。

就在河东、关中都抢收粮食的时候,李神通率领的三万铁骑终于赶来,李神通在泾阳驻扎下来。此时,关中各郡各县,除了泾阳、云阳等少数县城,余下大部分都投靠了大隋。

杨侑之所以不招降泾阳,也是给李神通一条可以通往长安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