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盐城时,官船短暂靠岸。
获救的村民被送下船,各自还家。
得卫所通报,地方文武陆续赶至,递帖拜见钦差。
未见杨瓒,先看到兵船上的卫军,无不倒吸一口凉气。
凶神恶煞,浑身血光,目光似刀子一般,实是少见。
这真是登州卫的水军?
“此等勇壮,老夫只在边镇见过。”
淮安知府出身北地,不惑之年才考中进士。后外放南直隶,由七品知县做起,先后调任扬州、镇江、常州等地,经过二十三年,几乎将南直隶走遍,方成淮安知府。
经历成化、弘治两朝,今上登基,王知府本欲乞致仕高老。奏疏递上去,很快被驳了回来。本欲再递,江浙忽然闹出大事。
府衙捕盗通判和卫所捕盗主簿被缉拿,即便不知内情,也晓得情况不妙。
拿人的锦衣卫被截杀,天子震怒,派遣钦差南下。
这个关头,稍有不慎,别说江浙,整个江南官场都要震荡。
南直隶官员乞致仕,无论什么理由,一概不允。淮安知府也就歇了告老的心思。
回首二十多年官场生涯,有功有过。
唯一值得欣慰的是,从未曾涉及江浙福建那滩浑水。
他的确贪墨,依圣祖皇帝年间法令,砍十次头都足够。但他素来厌恶海匪,对倭贼更是深恶痛绝。在任期间,曾三次上疏朝廷,请肃清淮安匪患,并下令州县官员,严查匪盗,官声算是不错。
这次,杨瓒和周指挥联手剿匪,消息传来,南直隶官员反应不一,有赞同,拍手称大快人心;亦有暗自摇头,觉得杀戮太过,有伤天和。
淮安知府则精神一振,不顾幕僚阻拦,快马加鞭赶往盐城,就为见杨瓒一面。
“老夫年将古稀,儿孙皆无心仕途,有何可惧!”
见到下船的卫军,王知府震惊不已。再看一身绯袍,年不及弱冠,眉清目秀的钦差,差点把胡子揪断。
传言钦差年轻,他本有心理准备。只是没料到,竟会如此年轻!
王守仁忙着清点缴获的金银,记录装箱,自然留在船上。刘瑾倒是跟了下来,一身圆领葵花衫,袖着手,眯眼看人。似在估量,能在这些地方官身上砍几刀,收获几箱金银。
“诸位有礼。”
南下途中,杨瓒很少同地方官员打交道。
为安置从海盗处救出的村民,他必须露面。否则,遇到某个异想天开,诬指村民为匪,借机邀功请赏的,必会气得肝疼。
一番寒暄,发现淮安知府远比现象中清明,官声也算不错。将人交给对方安置,杨瓒勉强能够安心。
“王太守,一切有劳。”
“下官自当尽力。”
年纪虽大,品级却低于对方。兼杨瓒身负圣命,淮安知府自不能托大。
客气一番,杨瓒大功告成,返回官船。
刘瑾上前两步,呵呵一笑,道:“诸位,咱家有礼了。”
晕船加上恐高,刘公公随船南下,一路掉膘。
本是张圆脸,如今瘦成长脸。眯眼一笑,声调微高,直让众人头皮发麻,心生寒意。
打过招呼,刘瑾不废话,直接开始敲打,准确点说,敲诈。
诸位的拜帖,钦差不收,都是咱家收着。
表礼必须有。
几十两,打发叫花子呐?也能拿得出手!
少于二百两,休要往咱家跟前递!
拿不出来?
是真拿不出来还是不肯拿?
“别以为咱家真不知道。”
刘公公眼放寒光。
“咱家司礼监出身,在神机营监枪,东厂也能说得上话。”
官船之上,东厂番子和锦衣卫都不缺。各位有多少家底,咱家可都知道。
知趣的话,乖乖送礼拿钱,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。不知趣,大可等着番子上门。
到时候,就不是几百两银子的的事了,而是抄家!
总之两个字,给钱!
给也得给,不给也得给!
刘瑾嘿嘿冷笑,众人冒出一身冷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