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省城,枫林路一号,省委第一书记风尘仆仆的从庐山开会归來,他告诉爱人潘欣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,彭德怀被打倒了。
“什么,彭老总被打倒了。”潘欣目瞪口呆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“是啊,彭总竟然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提出了批评,这是他咎由自取啊。”郑泽如坐在藤椅上,点燃一支烟,闭上眼睛,庐山上批判彭德怀的场景历历在目,昔日横刀立马的大将军也只得屈服。
“要引以为戒,时时刻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”郑泽如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对潘欣说话。
潘欣只是省委办公厅的普通工作人员,对高层政治不太感兴趣,她岔开话題道:“南泰老家寄信來,说今年粮食收成不好,搞不好要挨饿。”
郑泽如轻笑:“笑话,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饿到老百姓,今年天气干旱粮食歉收的情况,组织上是了解和掌握的,如果某些地区缺粮的话,国家可以返还一部分公粮,再不行还有救济粮嘛。”
潘欣道:“那我就放心了,老家的乡亲们人心惶惶呢。”
次日,郑泽如來到办公室,特地让秘书查一下南泰的粮食产量,询问一下是不需要国家救济。
秘书笑道:“南泰今年还是丰收,不但不用国家救济,交公粮还再创新高哩。”
郑泽如哦了一声,心里感慨,小杨是个好同志,困难自己背,不向领导伸手,值得培养。
但今年粮食歉收的大环境是确定无误的,城镇居民的口粮供应都受到了影响,这一点郑书记是知道的,他对秘书说:“拿三十斤粮票,给他们母子寄过去。”
秘书点点头:“我立刻去办。”
郑泽如寄來的粮票派了大用场,红玉正愁怎么给上大学的儿子增加营养呢,城镇居民虽然有粮食计划,但配额极少,王北泰是师范学院篮球队的队长,每天都要锻炼,体力消耗很大,那点定量进肚子就消化,到下午就饿,每月能多三十斤粮票,起码不会象有些同学那样饿得浮肿。
江北师范学院的学生们一个个面有菜色,有气无力,他们大多数是贫下中农子女,家里条件不宽裕,又是二十岁左右活动量大的年纪,每天四两的定量怎么够吃。
王北泰却和别人不同,他虽然也住校,但经常回家,而且是骑着自行车來回,这年头有自行车的可不是一般人,非富即贵,而同学们从沒听说王北泰家里是干啥的,更令人怀疑的是,王北泰还经常从家里拿來饼干、肉包子等和同学们一起分享。
这些可疑的因素引起了同宿舍团支书叶谦的注意,叶谦是龙阳乡下农村人,祖辈都是赤贫,根红苗正出身好,虽然脑子笨学习不好,是组织保送上的师范,但政治上一直很积极,是俄语系的团总支。
叶谦是团干部,但威信远不如王北泰,尤其是那些女同学沒事有事都爱和王北泰來往,甚至有戏称说王北泰是师范学院俄语系的白马王子,这倒不失偏颇,王北泰继承父母各自的优点,生的高大英挺,一米七四的身高玉树临风,皮肤白皙,笑容迷人,尤其俄语说的呱呱叫,能和苏联专家直接对话不打怵。
而且王北泰是篮球场上的投篮冠军,话剧舞台上的罗密欧,他总是一袭洁白的衬衫,一辆锃亮的进口自行车,多少女生都梦寐以求坐上那辆自行车的二等座啊,其中就包括叶谦的梦中情人郭妮娜。
这些都是次要的,王北泰在同学中威信甚高的最重要原因是在这个困难年代,他会把家里的吃食拿來和同学们一起分享,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。
叶谦感到自己的光芒被压制,不由得嫉恨起王北泰來,他开始悄悄关注王北泰,想找出对方的把柄來,比如这些副食品是不是偷的,是不是和女同学私下里搞不正当关系什么的。
王北泰依然每天乐呵呵的,沒有察觉阴暗中有一双狡黠阴毒的眼睛盯着自己。
叶谦盯了很久,沒有找到什么证据,正在懊丧之际,忽然他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題,王北泰为啥俄语这么好,因为他有一台短波收音机,可以收听苏联广播。
叶谦的心剧烈狂跳,怪不得啊,中苏关系破裂,他还坚持收听敌台,他不但支持苏修,而且很可能甚至一定是苏联克格勃安插在江北的一枚重要棋子,刺探我国军事工业的情报,以换取大量的副食品,对,一定是这样的。
想到这里,团总支叶谦同学口干舌燥,激动不已,他连夜奔向校保卫科,向保卫干部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。
师范学院保卫科的干部们平时沒啥业务,正闲的蛋疼,听说学校里出了苏联间谍,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,拿着棍子和手电筒,前往校园大操场附近的小花园,将正在收听俄语播音的王北泰抓个正着。
王北泰被押进保卫科,叶谦立了大功,他得意洋洋的说:“王北泰一直试图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腐蚀我,反而引起我的警惕,这才抓到他的现行。”
这个案子太大了,保卫科不敢擅自处理,都夜里九点了,还是给当地派出所打了电话,告诉他们学校抓了苏联间谍。
派出所的边三轮摩托立刻开來,所长亲自带队,他板着一张铁面孔,沒有去提审王北泰,而是将保卫科长拉到一边问他:“你知道该生什么家庭背景么。”
保卫科长说:“不清楚,档案上填的是一般城镇居民,咋了,另有玄机。”说着给所长递了一支烟。
派出所长说:“我别的不知道,只知道他是省厅主要领导发过话要长期特殊照顾的,每月他家都有省城寄來的邮件,面粉豆油衣服鞋子都有,邮戳是省委家属院的,你懂了吧。”
保卫科长眼睛眨巴眨巴,似懂非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