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5 棒子来了(1 / 2)

工业霸主 齐橙 1780 字 18天前

“嗬,不错嘛,现在南都也成了国际大都市了。”林振华摇着头,自言自语地念叨着,走到了徐忠的面前。

“林总,一路辛苦了,来,把包给我吧。”徐忠忙不迭地伸出手,便要帮林振华拎包。

林振华闪开身,指了指张逸华道:“小徐,你帮张工拎包就可以了,我还没到七老八十的时候。”

徐忠并不是林振华的专职司机,不过他也知道林振华一向不喜欢别人过于奉承他。听到林振华拒绝自己帮他拎包,徐忠也就不再勉强了,他走到张逸华跟前,伸出手接过了张逸华手里的包。

张逸华是50出头的人了,自然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年轻人的照顾。他空着手,呵呵笑着对林振华说道:“林总,你这不是讽刺我七老八十吗?”

“呃……失言了,失言了。”林振华道歉不迭。

三个人向着停车场走去的时候,林振华不经意地指着刚才自己看到的那几个外国人,对徐忠问道:“小徐,怎么,咱们南都现在也有韩国人了?”

徐忠扭头看了一眼,不屑地说道:“可不是吗,从去年中韩建交开始,韩国人到咱们江南省来的就越来越多了。南都还算少的,咱们浔阳才叫多呢,这大半年你不经常在浔阳,还不知道吧,咱们浔阳已经有了几十家韩资企业了。”

“有几十家韩资企业了?”林振华吓了一跳。

徐忠说的没错,这大半年时间里,林振华在浔阳呆的时间真不多,他一会跑曰本,一会跑俄罗斯,即使在国内的时候,也是到处去视察工作或者和各式各样的单位谈合作,很少有在浔阳呆上几天的时候。像韩资企业落户浔阳这样的事情,他居然毫不知情。

如今的浔阳,不仅是江南省最重要的经济开发区,即使在全国,也是很有一些影响力的。汉华重工的规模自不必说,即便是那些依托于汉华重工而发展起来的配套企业,如今也已经发展得红红火火了。例如当年只有5台机床、18名工人的茂乔齿轮公司,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拥有几百台各式设备,近千名工人的规模,在国内齿轮行业里占有了一席之地。

此外,在80年代末的时候,林振华鼓动浔阳市政斧参团去海外招商搞代工业务,并且拿出了上千万的资金扶持那些代工企业。几年过去,当年撒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,形成了数百家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,一个浔阳工业区已经初具规模了。

产业集聚这种事情是具有马太效应的,所谓强者愈强,弱者愈弱。有了一个初步的工业区,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客商到这里来投资。因为在这里投资建企业,很容易解决生产协作的问题,这比到一个不成熟的地区去投资要好得多。

南都市也已经看到了浔阳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,厚皮涎脸地提出了一个南浔工业走廊的设计,要从浔阳到南都建立一条绵延100多公里的工业带。当然,工业带的建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,不过,在南浔公路和南浔铁路的100多公里沿线地区,已经形成了五六个工业集聚区,称为南浔工业群或者工业链,应当还是可以的。

自91年小平同志在南京发表重要讲话以来,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重大的突破。许多原来禁锢人们思想的观念被打破了,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,外资在徘徊观望了两年之后,终于不再犹豫,大规模地重返中国内地,其中,浔阳也成为一片颇受外资青睐的热土。

有了这样的背景,那么几十家韩资企业云集浔阳,也就算不上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了。只是林振华的脑子一下子还转不过弯来,总觉得在家门口看到一群韩国人是一件离奇的事情。坐在徐忠开的吉普车上,林振华突然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创意,他决定回到家之后,就抱着林菲上街看韩国人去,宇宙第一大国的来客,不围观一下,实在是太思密达了。

从南都到浔阳的公路,如今已经修得非常不错了,不再是林振华第一次去浔阳时候走过的那条颠簸不平的三级公路。徐忠开的是一辆挺新的切诺基,一路上开得非常平稳,只是速度始终控制在80码以下,让林振华觉得不太过瘾。

这样好的路,加上这样好的车,如果换成原来汉华厂的司机王擒虎来开,早就飚到120码了。王擒虎如今是集团总部车队的队长,轻易已经不出车了。

一转眼,就进入90年代了,有了很好的路,有了很好的车,还有满大街乱窜的思密达,林振华觉得这样的生活与自己上一世的记忆开始逐渐重合了。毕竟,在上一世,到93年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记事了,脑子里留下了不少当时的生活场景。不过,历史也并非是在简单地重复,由于他的穿越,许多事情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,最起码,在真实的历史中,浔阳在90年代是并没有这样繁荣的。

林振华坐在车上胡思乱想,不觉车子已经开进了浔阳,进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面。林振华扭头看着窗外不时掠过的一个个工厂或者公司,在其中果然发现了不少外资企业的牌子,其中能够识别出是韩资的就有七八家。

“这些棒子,还真是无孔不入啊。”林振华调侃着说道。

徐忠不解地问道:“林总,你说的是什么棒子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