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呀?”
“对啊,为什么米的母亲是花呢?喇叭花也能结出大米来吗?”
一句话逗得围观者哄然大笑。
“莫急,莫急!且听说我细细道来。”说书先生从容不迫地说道,“米的母亲为何是花,因为‘花——生——米’。”
“嗨——”这个答案有些出人意料,但又在情理之中,众人猛然反应过来,哑然失笑。
说书先生又趁机问道:“那诸位再来猜猜,米的父亲又是谁?”
“叫花郎!”一个声音高声说道。
“不,应该是‘卖花郎’!”
“什么‘卖花郎’,我看八成是采花大盗!”
“不是采花大盗,是隔壁老王!”
众人闻言又是捧腹大笑。
那说书先生又抬起了手,瞬间围观众人鸦雀无声,都在等待他公布答案。
说书先生淡淡一笑:“米的父亲可不是隔壁老王,而是蝴蝶。”
围观众人闻言一愣,面面相觑,好一个冷僻而意外的答案。
有人百思不得其解,嚷嚷道:“为什么是蝴蝶?这……这没道理啊!”
一人附和道:“是啊,说不通啊!”
“说得通,说得通!”大胡子说书先生笑了笑,缓缓说道,“蝴蝶与花私通一下,不就行了?”
一个声音连忙问道:“什么意思?”
“因为‘蝶恋花’呀。”说书先生绽颜一笑。
众人这才恍然大悟:“哦——”有人笑着摇了摇头,叹服道:“蝶恋花?呵呵,有道理!”
“那再问你们一个,那花的母亲又是谁呢?”
“花儿还有母亲?!”数人齐声惊呼道。
一人振振有词地说道: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?没有母亲的呵护,它能红成那样?”
旁人起哄道:“哎,你这么懂,花儿的母亲倒底是谁,那你倒是说说看呀!”
“好啦好啦,诸位勿要争执,”说书先生又习惯性地举起手来,淡淡说道,“接下来公布正确答案。”
众人一听,立刻安静了下来。
只见那说书先生顿了顿,目光扫视左右,盈盈笑道:“花的母亲是‘妙笔’。”
一个声音疑惑地问道:“妙笔?妙音?怎么听起来,像是尼姑庵里出来的?”
“为什么花的母亲是妙笔啊?”另一人迫不及待地大声问道。
说书先生提高了嗓门,声音铿锵有力:“因为妙笔——生花!”
“啊?嗨——”众人先是一愣,继而又是一阵哄笑。
子翃与欧也站在摊前,不知不觉转过身,饶有兴致地望着那说书先生,听罢,不禁相视而笑。
卖稠饧(táng)的小贩见二人听得入神,便没有打搅,直到说书先生讲完才唤道:“二位客官,您们要的稠饧(táng)准备好了,一共二十文。”
欧也“哦”了一声,回过神来,从身上摸出一小块碎银,递与那小贩,爽快地说道:“不用找了。”言毕,接过两包牛皮纸袋封好的稠饧(táng),收入空间戒指中,与子翃径直离去。
这里是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。
路口一旁聚集着好多人。
清明节后不久,即三月底,是三年一次进士科考的重大日子,汴京城里住满了各地进京赶考的人士。上京赶考的书生尤多,不断有士子在路上偶遇,互相拱手打着招呼。
两人站在十字路口,一下没了方向,这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呢?
子翃环顾左右,发现孙羊正店对面是“久住王员外家”和“李家输卖”店。那高高竖立的招牌上“久住”二字稍小,看来是这家客栈的品牌,含有老店字号之意,借以宣传“诚信”、“可靠”来招揽顾客。这家客栈“久住王员外家”看起来不小,足有两层楼,透过临街的窗户一眼望去,可以看见楼上房间里面已住了人,房内的墙上还张挂着书画,想来桌上陈设的文房用具应该一样不少吧。
此间客栈顾客盈门,生意兴隆,不少进京赶考的士人在此下榻。但从进出的客人衣着来看,不仅仅有学子士人,还有往来货商。原来,这间客栈可堆存商货,很多买卖也在这里说和。
客栈门口撑着数顶阳伞,伞下挂着“香饮子”的牌子,显然是子翃与欧也之前在虹桥那边见过的“饮子摊”。
十字路口西南角、孙羊店斜对面,那里有个竹棚,看起来十分热闹。
竹棚下摆着一个小摊,门口挑出一个“解”字招牌,许多书生、学子围着一名老者,或坐或立,神情专注、态度恭谨,都在轮候着问命解字,请老先生为自己此次大考提前卜算一卦。
另有数位老人背对“解”字竹棚站在路边,一位父亲俯下身去,扶着自己的儿子蹒跚学步,一脸宠溺。
忽然,两头毛驴拉着一辆装着两个大酒桶的木车迎面疾驰而来,眼见前方路中出现了小孩,驾车的脚夫赶紧挥鞭调整行进的方向,驱使驴车向右。
一名老者见状,伸出手去,大声叫道:“当心!”
木车身后跟着的另一名脚夫闻言,飞快奔至木车左边,用力将木车向右推去,他使劲吃奶的力气,这才让驴车堪堪避过位於马路中央的父子二人。
子翃一转头,恰巧看见了方才的那一幕,不禁叹道:“好险!”
“什么好险?”欧也闻言扭头问道。
“哦,没什么,刚才一个小孩差点被驴车给撞了。”子翃淡淡答道。
欧也瘪瘪嘴道:“这京师也太繁闹了,人来车往的,难免有些磕磕碰碰。”
“师兄所言甚是。”子翃语罢,望着路上行人来来往往,忽然问道,“看了半天,你发现什么没有?”
欧也扫视左右,摇头道:“没有。我看了半天,就觉得很奇怪。”
“什么很奇怪?”
“怎么一进城,连个像样的乞丐都没有了?”
“切——”子翃鄙夷地说道,“你就发现了这个?”
“是啊!”欧也点了点头,反问道,“别光说我,你呢?你有没有什么发现?”
子翃凝视着远处,喃喃道:“我只看到对面来了一个脚穿芒鞋的行脚僧人,一身装扮整得跟敦煌壁画里的唐玄奘一样。”
欧也急忙将手搭在额前,左右张望:“哪儿呢?”
子翃抬手朝前一指:“喏,正前方,走过来了。”